發(fā)展至今的所有計算機配色系統(tǒng)都是一個實現(xiàn)兩種特殊功能的光學模型
(1)將單個色料的濃度與色料在使用中的一些可測特性相關聯(lián);
(2)描述色料在混合物中的行為。最常用的光學模型是Kubelka-Munk 理論,用K(吸收系數(shù))和S(散射系數(shù))兩個參數(shù)將色樣的反射比值與色料濃度相關聯(lián),并假定色料混合物中K和S的加和性來表征各色料在混合時的光學行為。自動配色系統(tǒng)進行配方計算時的染料數(shù)據(jù)來源于其定標著色基礎數(shù)據(jù)庫。定標著色染料的選擇應考慮價格、力分、色牢度、相容性以及色域范圍等。制作基礎色樣時,應根據(jù)染料的具體情況確定其濃度梯級,在實用中一般采用6~16個濃度梯級?;A色樣的制作應該包括空白織物的染色,不加染料只用助劑并以同樣的染色條件制成空白染色織物。印染配色主要包含標準色樣的測量、初始配方的計算、初始配方的小樣試染、配方修正以及修正配方等染色工藝過程。
商用的計算機自動配色系統(tǒng)通常應包括如下基本功能:
①基礎數(shù)據(jù)庫的建立與管理;
②自動配方預測和排序,并預報其色差、同色異譜指數(shù)、價格等;
③理論配方校正;④配方修正或修色;⑤混紡織物或混料配色等。
人們往往理想化地認為計算機配色能一次到位,甚至不需試染就可直接用于大生產(chǎn)。事實上,在自動配色的應用中存在許多影響配色精度的干擾因素:
①測色誤差,包括基礎色樣和標準色樣光譜測試時的儀器量化誤差,以及染色物的色表均勻性、織物的表面狀態(tài)等引起的測色誤差;
②織物的影響,如紗支數(shù)、密度以及纖維構造等對染色的干擾;
③染色工藝的影響,包括染色方法、設備、時間、溫度、浴比、助劑、pH值以及前處理、后整理等都會影響染色速率、染料上染率及其在織物上的分布;
④染料一致性差異的影響,來自不同廠家或同一生產(chǎn)廠家不同批號的染料,其色光和力分等特性均有變化,直接影響配色效果;
⑤染料拼色的相互作用,這是由于實際拼色應用中,染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基礎單色染制時沒有被包含,從而影響配色結果。
印染自動測色配色系統(tǒng)作為一種先進的數(shù)字化技術手段,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:
①迅速提供優(yōu)質廉價的染料配方,提高產(chǎn)品檔次,,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;
②預測配方在不同光源下的顏色變化程度,避免光源改變時色差超值造成產(chǎn)品質量問題;
③迅速精確的配方修正功能,提高修色效率;④科學高效的配方存檔和檢索管理。